• <track id="112q7"><i id="112q7"><del id="112q7"></del></i></track><ol id="112q7"></ol>
    <optgroup id="112q7"><i id="112q7"><del id="112q7"></del></i></optgroup>
    <track id="112q7"><i id="112q7"></i></track>
  • 國際商旅學院舉行“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施”教發活動

    發布時間:2022-09-16作者:韓淑靖、戴莉莉來源:國際商旅學院(絲路學院)瀏覽次數:10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推進專業課程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國際商旅學院9月13日下午在聯盟大廈412舉行 “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施”教發活動。本期教發活動由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王抒詣老師和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王波老師為大家做精彩的課程思政說課分享。國際商旅學院全體教師、其他分院教師以及郴州職業技術學院來訪教師參加。

    文化是民族之基、民族之魂,是民族的脊梁,更是國家之本。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加強國民文化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的王抒詣老師圍繞《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思政的整體設計、實施成效等進行分享。該課程通過開設多元文化項目,將中國傳統文化以文化項目的形式融入到課程思政,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宣傳,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實現文化發展和以文育人的良性互動。在課程設計中,她將中國故事分為傳統習俗故事、美好生活故事、科技發展故事三大板塊,學生們可以通過對聯的創作和書寫、剪紙體驗、宋代“點茶”技藝體驗等具體的文化項目,使學生得到心靈的豐富滋養、修身的豐潤涵養和健康的平衡怡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提升思政工作質量。旅游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濃郁的地方風俗習慣和人文歷史文化,囊括了地方歷史發展中集體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的綜合產物。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王波老師做《旅游文化》課程思政設計和實施分享。該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互動、課內與課外融合、線上與線下貫通,將專業實踐教學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多鍛煉,把所學專業知識應用于具體實踐,在專業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政素質。該課程同時著眼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行走的“田野思政”引導學生感悟新時代鄉村文化、探索鄉村發展歷史,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融入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當中,不斷加強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鍛煉。課程中教師會帶領學生去春曉民豐村現場調研,與村民、村干部以及相關技術人員、文化宣傳人員等的交流與互動,科學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理論知識和地方文化蘊含的思想和精神進行分析、思考、討論和實踐,引導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培養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

    吳安萍副院長對兩位教師的現場表現及準備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分別就課程的優缺點進行了具體細節的點評,指出兩門課都需要把握專業與思政的關系,精益求精,圍繞專業課程核心思政元素呈現具體課程思政內容。董鴻安院長從競賽的角度,希望兩門課程從視角和策略上進行區分,兩者都屬于理論性偏強的課程,應抓住特色,旅游文化課程要把崗課證賽四者真正結合起來,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要把地域特色融入課程,突出寧波幫、寧波橋、寧波裝等特色地域文化,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發揮課程思政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最后,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戴主任一行結合湖南省和浙江省賽制的差異從評審標準等角度提出了需要明確側重點的建議,表示要根據大賽要求,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學,切不能以堆砌的形式展示內容。

    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傳承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堅實的人文基礎,接下來國際商旅學院將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文化育人的課程思政創新路徑設計與實施,發揮文化育人的意義的和價值。

    返回原圖
    /

    欧美性猛交╳XX╳动态图